疫情的环境下,餐饮业艰难求生。到处充斥着快撑不住的消息。
本来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餐饮企业年前都囤积了大量食材,用数倍工资留下员工,没想到因为疫情无法正常运营。很多企业主欲哭无泪,房租照付,工资照发,却没有收入。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已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2万多员工目前待业,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继续发,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西贝都如此,小餐饮更不用说了。
但是就算没有疫情,餐饮业也很不容易。
餐饮现状
据《2017年中国餐饮报告》显示:近两年倒闭餐厅平均寿命仅为508天,2017年关店数是开店数的91.6%,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每个月餐饮门店的倒闭率更是高达10%。同时据中国餐饮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利润率上,2016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利润率仅为4.07%。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几千家上市公司,A股港股真正做餐饮的上市公司公司只有13家,除了海底捞一骑绝尘,破千亿市值,其他餐饮公司,最高市值堪堪百亿出头。
光看市值,有几家看起来都要退市的样子。有没有给人一种,“做餐饮太难了”的感觉。好像要做大很难,一不小心就要倒闭。
另外一面,从规模上看,餐饮行业却很火热。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餐饮收入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高于2018年的7.7%;
中国餐饮业规模很大,为何在如此庞大的餐饮行业,却仅有13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却没有多少家大型餐饮企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做餐饮不做连锁扩张,没法做大。美国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国内开得到处都是,我们虽然也有连锁,但似乎都无法如此成功。
另外根据美团点评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中国餐饮 行业连锁化率仅为 5%,同期美国约 70 万餐饮门店连锁化率已经达到 30%。
为此我探究了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困难。
美式快餐如何裂变
有句俗话是成功的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探究我方的困难之前,先看一下成功者有什么成功之处。
(数据截止2018年9月,来源:亿欧网)
上图为餐饮企业全球门店规模的前几名,它们都是美国的企业,除了星巴克以外,其他的品牌的品类都是快餐。
美国的快餐有什么特点?
麦当劳肯定没有人不熟悉吧。主要产品就是汉堡,薯条,可乐。产品给人感觉简单,卫生。东西不难吃,甚至有点好吃。价格适中,人均二三十元。吃起来很方便,正常速度十几分钟就能吃完,还方便外带。产品以食材为主,制作简单,实习生稍微学习一段时间就能操作,所以出餐很快。
总结来说就是SKU少,制作简单卫生,味道好,价格适中,出餐快,用餐便捷。
这些特点在餐饮业中,竞争力极强。并且当你去每一家麦当劳的时候,你可能都感受不到什么差别,装修差不多,产品差不多,味道差不多。之前体验如何,换一个地方依旧品质保证。就好像复制黏贴一般,变成了现在的规模。
中餐能做到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