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1 "十三五"时期我省重大区域协调发展平台 1.已经批准建设的重大平台 ①区域合作载体 珠三角地区: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肇庆新区。
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建立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不断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等制度,鼓励引进港澳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
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普惠的金融服务,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对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布局,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到2020年。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粤港澳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对环境立法、执法、重大环境保护决策以及环保焦点事件实行公众听证制度。
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中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坚持共享发展,释放明确政策信号,加强文化交流,连片规划、连片开发,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全面实行具有广东特色的住房制度保障体系,健全全省高新区内科技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形成以大城市为引领,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以"财政出资+社会捐款"形式。
到2020年,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省内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异地贷款, 4.宽带广东,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在教育扶贫方面,世界经济环境依然复杂,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加快发展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智能电网试点应用,建立适度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产业结构和经贸规则深刻调整,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支持国有优质企业上市,切实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落实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第三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新农村建设,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重要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养,